p;她在学校里读四年书,会在其中甄别出一些跟自己志趣相投的同学作为朋友。以后进入社会后也一样。她不愿意做无效社交。
她的交际网或许不大,但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精挑细选出来的,三观相同,性情相投,能在她落难时伸出援手。她觉得这就够了。
这些思绪说起来复杂,可在盛景脑海里闪过也就一瞬。
想了想,她正要把自己的想法跟方毅说出,方毅就道:“如果学校反对,或是周教授不愿意这样做,我觉得咱们没必要拜师。”
盛景有些惊喜,期盼地问他:“为什么?”
“我前段时间上班,却还是抽空托人打听了一下周教授的事。”
“周教授在经济领域确实是泰斗一般的存在,能让林主任提出让咱们跟他一起学习,私德自然也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他以前曾在苏联留学,他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的理论体系就是我国现阶段实行的经济体系。”
“我俩都觉得这样的经济体系需要改革。一旦我俩拜入他的门下,名师高徒,自然前程似锦,但我们会感觉很痛苦。如果他不转变观念,而我们又坚持自己的看法,彼此之间的矛盾是没办法调和的,到时候肯定要闹得不愉快。”
说到这里,方毅看了盛景一眼:“这件事我本来想跟你说的。但那些都是听人说,不知道准不准。我去查过他的资料,只看到过他在十一年前刊登的一篇文章,其他都没看到。我就想着等开学后接触了再说。所以就没跟你提起。”
“你说的很对。”盛景赞同地给方毅竖了个大拇指,“我也是这么想的。”
这个问题,她也不是没有想过。
她在后世,没有听过周明德的名字,对这个人一无所知。
她想打听这个人,以她穿越一年多的人脉和窄小的生活圈子,根本接触不到这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