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上毫无表情,其实思绪翻涌。
', ' ')('\n
此时已经是1989年,距离他记忆中速联解体还有两年。
虽然情况不同了,速联本身的形势远没到那么恶劣的程度,但有些事仍是积重难返。
即使现在掌舵的是谢列屏,依然无法短时间内扭转大局,只能慢慢找补。
尤其东欧的几个盟友,早跟莫思科不在一条心上。
中亚地区出事,以及主动在阿芙汉撤军以后,更让这几家看出了苗头,心思活泛起来。
这种情况是由经济基础和历史文化决定的,并不是某个人轻易能改变的。
杜飞不确定,面对东欧局势糜烂,谢列屏会怎么办?
从各种情报上显示,这种情况已经不远了。
不久前,杜飞得知匈牙力正在筹划,拆除与奥地利之间带有电子警报系统的边界。
这本来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杜飞作为过来人知道这件事的影响。
一旦这个口子被打开,会令大批生活在东独的人通过旅游的名义来到匈牙力,再从这里前往奥地,继而到达西独。
这里不得不说一句,阿美莉卡是懂得使用资本的。
二战后,立即着手向两个战败国输送资本,除了养了两个血牛,也树立了两根标杆。
尤其是西独国,在阿美莉卡的大量资本和产业的输送下,经济快速发展与东独国的生活水平拉开差距。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并不会考虑各种客观原因,只会看到原本同一个独国,分成两边之后,西边比东边好,然后用脚去投票。
……
参加完就职典礼,杜飞没有立即回去,而是在阿美莉卡停留了几天。
他这次除了参加就职典礼,还带来了一个商贸谈判代表团。
随着阿美莉卡国内的人工越来越贵,去产业化向金融和高科技转型势在必行。
关于这个,不得不提到速联。
即使杜飞穿越前的世界,速联虽然先倒下了,却也带走了阿美莉卡的半条命。
正是因为有速联存在,才逼的阿美莉卡在二战后短短的几十年间,自废武功,去工业化。
逻辑也很简单,就是惧怕工人阶级。
数量庞大的,组织起来的工人,尤其需要大规模协同劳动的产业工人,简直就是资本家的噩梦。
而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很阿美莉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