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金属圆球的制造工艺和它背后代表的科技,用的都是和我们完全不一样的路线,还是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的。”
就在这种纠结和怀疑中,陈伟继续着自己的工作,事实上直到昨天为止,他还以为,自己应该会纠结很多年。
这个圆形金属球的直径大约三米,里面有不少奇形怪状的设备,研究所初步将这个金属球判断为某种生物舱,而之所以让不少人坚信,这个金属球应该不是某国阴谋的原因,就是因为生物舱的维生系统实在太特殊了,压根不适用于任何一种已知的生物。
应该没有哪家机构会这么无聊,使用大量人力物力,只为了这么一个没什么大用的骗局吧……
不过陈伟对此稍微有些疑义,只可惜人微言轻,说了也没人采信。
这天一大早,他又专心致志的研究金属球里的控制系统去了。
这个系统就是他觉得纰漏最大的地方——系统的底层构架实在太像常见的计算机了——虽然它比一般的计算机要先进得多,也复杂得多。
就连系统的打开方式也非常类似,就是一个圆形按键,长按开启,然后就能进入这个金属球的控制系统。
系统内使用的语言是一种非常陌生的文字,目前看起来没有什么破译的可能性——这个系统实在太简陋了,能够提供的解码信息非常有限。
打开系统以后,操作台上自动浮现出一排由光影组成的按键,也是用这种文字显示的——这又是叫陈伟十分怀疑的一点,这个金属球使用了一种非常高效的太阳能利用方式,确实很大幅度的领先目前人类的太阳能技术,但是,它竟然还能用!陈伟觉得,这实在是不可思议透了!
他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对系统做一些简单的测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