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大周边关。
当然了,小打小闹的骚扰对于朝廷来说并不当回事,这些游牧为生的小部族各自为政成不了大气候,赶走就是了,反倒是如果这些大大小小的部族当真都被收服统一了,倒成了大周边关的一大隐患,不利于长治久安。
而这一年夏秋西北大旱,入了冬却又闹起了雪灾,北番走投无路,几个部族便联合起来,对西北北疆、绥州一带侵犯滋扰,为害边境百姓,抢走牲口和粮食。绥州接连送来几道军情,朝廷接报之后立刻做出了应对,同时谢澹决定让韩子赟回绥州去。
宣平侯年迈,长子已死,宣平侯带着次子在西北边关一带防守,面对北番部族这种零零散散、一哄而来,毫无规律的麻雀战术便陷入了被动,战线拉得太长,疲于应付。
韩子赟这个时候被派回西北边关,心中自然明白意味着什么。临行前谢澹见了他,告诫他一味防守解决不了根本,蛇打七寸,集中兵力该出击主动出击。
腊月初,韩子赟只带了十几名贴身侍卫,快马加鞭,星夜兼程赶往绥州。他带着朝廷从西北和北方几大州府调集兵马粮草的诏书,就近运作,正月底便传来捷报,宣平侯父子率军主动出击,接连重创此次拉帮结伙带头闹事的大部族,枪打出头鸟,其他几个小部族也就很快缩了回去。
等到开春之后,二月间草木回暖,熬过了雪灾和严冬的游牧部族们苦日子缓解,自己也就安生多了。谢澹下令趁机将此次闹事的几个部族驱赶到天山以北,剿而不灭,同时扶持几个相对顺服友好的小部族,签下契约,冬春时节大周用粮草换他们的骏马牛羊,帮助他们熬过严冬,同时让北番各部族互相制衡。
尝到甜头的部族自然就主动跟大周交好,遵守规矩,西北边关重新稳定下来,应当可以预见未来十到二十年之内不会有大的战事了。
谢澹那一阵子就特别忙,有时晚间就忙到很晚,晚膳都不能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