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先生坐主席,朕略坐坐就走。”却偏扯着九曜和自己坐了一席,神态亲昵自在,竟丝毫不以他人目光为扰。
众人看他虽然言语谦和,但那一副久居人上的尊贵气质,是一般人家养不出来的,都作揖后下来各自归座,但仍都暗暗注意着上首。却看那普澄和尚,谈吐清华,原本据说是代帝出家,地位尊崇,但如今皇帝以来,他就跪坐在了皇帝席后,俨然变成了服侍皇上之仆役一般。
而萧偃却也并不以为意,只笑着问端亲王:“皇叔和范先生在谈什么呢?诸位公子们又在玩什么呢?”
萧冀道:“适才击鼓传花行的酒令,已是做了一轮诗赋上来了,有咏行猎的,咏景的,都写得很是不错,方才范老先生都还点评了一番,孤王却是不擅这个的,皇上看看吧?”
一时有内侍捧了诗稿上来,下边诸公子们虽然心里清高,但不由也都有些期待小皇帝的品评,没想到萧偃接了过来翻了两页,便递给了身侧的祁垣:“你看看,觉得好的便赏。”又笑着対萧冀和范左思道:“朕也不擅诗文,每日看折子看得头晕,得幸亏科考如今也不考诗赋,要不让我点三元出来,朕还真点不出来。”
他这话才说完,席上倏然一静。
谁不知江南大族,都不屑于科考,大多还死抱着从前那套九品中正的品评,仍多由地方高官推举入职。如今皇上这么明晃晃的打脸,又谁都不敢说什么,毕竟科举出身,尽为天子门生,他们总不能说他们自负风流清高,不肯和那等苦学秀才去考什么科举吗?
祁垣双手接过诗稿,笑了声:“皇上不知,科举诗赋还是考的,只是在秋闱考的,入京的春闱不考诗赋,因此皇上见到的都是策论。其实咱们内阁张相爷,这诗上就写得极好,季相爷也是,虽说诗名不显,但当初进京考进士时的试帖诗,也是一鸣天下知的。”
萧偃脸上讶然,看向端亲王和范左思:“原来如此?倒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