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村里修的祠堂年年都修缮维护,但是祠堂两边是空着的。直接在那修了一个小磨坊也占据不了多少地。
一个滚石墨要三两五钱银子。别的他们架子这边他们可以自己做,王冬嵩就可以做。搭个磨坊他们用土坯和山上的木头,每家再出一点茅草,很快就能完成。三两五钱银子每家不到六十文就能搞定。但是郑村长说现在家家户户都没有余粮,恐怕拿不出来几文钱啊。他说的也是事实,虽然战事停了,但去年老天爷不赏脸,现在他们都靠着种下的菜充饥。
不过郑村长收下了周里正的礼物,知道他拿的这些东西现在是硬通货,话风就有了松动,说着开春后他和乡亲们说说。
赵礼道:“这事是得要和乡亲们说说。早前我们想把村里的河往下挖一段,赵五家那几个兄弟不同意,就一直耽搁到现在也没挖。现在村里的几个小子又分到了地,以后灌溉也是个问题。”他家大孙子今年就是分到地的一员,那块地他看了地势高,以后可不容易放水灌溉。
周郡听他们嘀嘀咕咕的,知道周里正带他来是敲边鼓的,建个磨坊是好事,就像能打个水井一样。河里的水不怎么干净,每到夏天都有小孩子喝了生水拉肚子的,不过家长们也不当回事,拉着拉着就过去了。
周郡用木炭净化水,但是洗衣服洗尿布赶鸭子洗菜什么的都还在一条河里,寻思着更不自在。但水井太贵了,也就搁置了。建个磨坊倒是可以的。郑村长推三阻四的,不过就是因为他懒得做,让村民们出钱不容易,每个人都有小心思,容易扯皮,而且出力不讨好。
他看了看饭桌上的几个人,说起了孙里正六十岁了吧,要是他下去了不当里正了,不知道要选谁。这话一出,饭桌上的几个人脸色就变了。特别是郑村长心思一动,几个人就这个话题说了半天。周里正笑着看了周郡一眼,这小子精啊。周郡说这个就是暗示郑村长可以去争一争里正的位子。但是你要怎么争,首先要得民心,要为村民做好事,要德高望重,要有人服你。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