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亲人,安土重迁,祖祖辈辈都在平县生活的。如今分散到别处去,一辈子恐怕也见不到了。要是赵王不打仗了或者朝廷把赵王给打败了,他们是不是还能回去。故土难离啊。
周娇偶尔也会提到一两句姥姥姥爷舅舅家的情况。她人小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只记得说姥姥给她摊馍馍吃。馍馍又香又软里面还夹着枣子,她还差点被那枣子噎住,把姥姥吓了一跳。就是路云记得多,上次去掮客那,他还让周郡顺口问一声有没有小洼村的消息。
说书先生说朝廷征兵了,赵王那边也有准备。两者先前打了一次,不输不赢的,赵王世子领兵出征,结果半路病了,病得很严重,然后赵王就不打了。朝廷也没乘胜追击,反而又给他休养的时间。朝廷为什么没追,因为朝廷没钱了。朝廷想让几个藩王拿钱出兵,但没人理睬。
去岁年末皇帝小儿大婚,朝廷上下炒成一团,皇后是孙将军的小闺女,孙将军有三万人马,就是这三万人马加上朝廷的两万和赵王打了。打着打着孙将军的军饷发不出,孙将军就不打了。摄政王大怒,又朝西南节度使借兵和朝豫章王要钱。豫章王削减了自己王府的费用,给他挪了2两万两银子,但是节度使才不给摄政王面子呢,他的折子和政令扔到一边不管不顾,派来的差役也根本不理。弄得摄政王大怒又毫无办法,反正现在摄政王焦头烂额的,听说病了。
有人就小声问赵王都自立称王了,为什么豫章王还要听摄政王的。有人就笑着回答,因为豫章王和摄政王一母同胞是亲兄弟,再说在江南这一片豫章王不就是土皇帝吗,还在乎那名分干嘛。西南节度使宋麒麟对豫章王也礼遇的很,何必去抢那个位子,趟浑水。
然后话题就变了,说书先生又说了一会儿,话题也转到豫章王身上了。说豫章王妃去世好久了,豫章王也没有续娶,身边也没有一儿半女的,怕不是有什么毛病。有人就嘿嘿笑,说西南节度使宋麒麟的姐姐不是和他有婚约吗?有知道一些传言的就反驳,说根本就是胡说。西南节度使宋麒麟他爹就一个独子,拿来的女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