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年前他们和赵家杠上的时候,女儿都是要说亲的时候,赵家想和马家说亲,说就说呗,但是他们给的聘礼不多,还挑三拣四,说马家女儿不好。这就惹恼了马家人,马家婆子讥讽道他们事多小气不地道,还墨迹,苛责儿媳妇。就是她家女儿一辈子不嫁老死家中,也不会嫁给赵家的几个混蛋。
这话被传出去,赵家几个儿子的婚配就成了问题,最后赵家舅舅们帮忙,把自己的女儿和侄女嫁了进来,这两场婚礼办的热热闹闹的,才止住了这风言风语的。
但随着马家女儿嫁出去,赵家儿子娶亲,马家就暂时蛰伏下来,不再和赵家争锋相对了,所以两家虽有龃龉摩擦,也不再打架了。马家女婿都是吉县人,和马家来往密切。所以虽然赵家言语之间占便宜,但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来找茬,马家也就不想与之计较了。
如今见周里正过来,还以为想找他家说和。马家老丈和婆子要拒绝,不想掺和这些事,周里正却说只是想请他们做个见证。他们是外来的,不想和本地人有矛盾,现在和赵家打了一架,各有损伤。
他们也不想追究,但赵家舅舅却是个霸道的,竟然来打砸他的家。他说请各位乡亲做个见证。他们今天来是赔罪的,打扰到大家春耕了。
他们愿意自认倒霉,如果赵家仍旧要找麻烦,以后可能还要麻烦乡亲们包含一点,两家的恩怨打扰到他们了,所以这是赔偿,说罢拿出了三十几个鸡蛋。这并不值什么钱,但是心意却到了,人家说话又好听。
马家老丈送走他们后,和自己婆娘说:“我看这周老丈和他大孙子是个讲理的人,他家人又多,而且大孙子还读过书,咱以后和他好好相处着。”这人呐,别看现在穷,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说不定哪年就起来了。
马老丈想既然他们不是要求他们站在周家这一边直接对抗赵家的,那么就暗地里支持一下,结个善缘。最好他们能一直扛着赵家,免得赵家太嚣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