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姚瑾除了京城的家,就只有北疆的师门和远嫁的姐姐这两处可供投奔,姚少辛要抓她回家,自然也会从这两处下手。
姚瑾翻出妆奁里所有的钗环,发现自己这些竟然没攒下几件像样的头面首饰。在北疆求学总穿劲装,不带首饰,也不着华服,姚少辛素来廉洁,姚家主母是异域女子,年轻时官话都说得磕磕绊绊,不懂打理后宅,唯一的姐姐又仗剑走天涯,下人乐得清闲,家里几个男人送东西也不会想到这层。
私房钱也不多,自己逃到异乡,少说也得躲个一年半载,把亲家的耐性耗没了,这门亲事才算彻底黄了。
正在一筹莫展之时,姚瑾的师兄沉时雨告诉她,朝廷正在北疆选拔少年前往奚国游学,不限男女,不需学费,还会发些银子作为日常补助,姚瑾便动了心思。
之所以在北疆选拔,是因为北疆临近奚国,往来贸易频繁,两国交好,多有通婚,不少人会说奚国话。姚瑾就读的北疆武备学堂的外交科,就开设奚国话课程。
姚瑾假意屈服于父母之命,大婚前夜,靠着师傅的绝学闪身法,家里的护卫哪里追得上,她离开了京城,去了北疆,躲起来温了两个月的书,成功被选入,就这样去了奚国。
姚瑾去奚国学的是机巧,寻常学成回家只能做匠人,因为是朝廷出钱栽培人才,日后一辈子就得做这行了,但假如一路深造下去,归国还能做个教习先生,地位高些,又不必风吹日晒雨淋,就这样,姚瑾在奚国一待就是七年。
姚瑾深造的时候主攻军事方向,成绩斐然,奚国人曾经给她记军功。后来奚国与随朝关系恶化,苦了他们这帮学子,困在奚国大都,遭受软禁。姚瑾因为有些本领,奚国威逼利诱,让她留下来做个教习先生。
姚瑾虽然是逃出来的,但是自认为是个随朝人,满门忠烈,耳濡目染的都是忠君报国那一套,故土难离,姚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