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也只能产出几斤纱料, 织布两三匹,已是属于非常努力勤奋的了。
光是听听数字, 便让人咋舌不已。
纳兰性德也是在偶然情况下见到这座被当成装饰品的机器——织造署官员遗憾的话语在耳边回荡,纳兰性德闲着无事, 索性又自行在乡下村落里购置了两台, 拆开琢磨起方法。
流速太快以至纱线容易绷断?那就减少流水速度试试看?减少流水速度又会导致无法拖动大型转轮?那就改小转轮试试看?或者在里面增加平缓区试试看?纳兰性德随性而为,一开始织造署官员当做笑话,而后也有人被提起兴致, 也一同较起劲来。
出手大方的纳兰性德承诺——只要有人能提出被采纳的想法, 就有赏钱五百两。
要知道纺织女工的收入为日算, 每日一钱到一钱五分, 一月也不过三到五两银子收入——还得是拼了性命做工的。
而五百两银子等同于他们十来年的收入, 纺纱女工们哪里受得了这样的诱惑, 做完一天的活计也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纷纷讨论起来。
等到康熙南巡时,水力纺纱机已是被提出几十种改造方案,而如今展示的便是已经实验成功,等待重复实验的机器。
巨大的水力纺纱车缓缓开始转动,柔软的棉纱被卷入其中,通过一道道工序。
整个车间里只剩下纺纱机的声音。
康熙、纳兰性德、杭州织造署的官员以及纺织女工们都在屏息凝神望着眼前的机器,忐忑不安的等待着结果。
很快第一卷 棉纱料成功产出。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