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若有足够的进取之心。
不断改进技术,提高效率,甚至弄出蒸汽内河船,用个十几年时间,倒是有可能把内河航运的成本打下来、和海运竞争的。
“极为有理,这粮引、木引,的确该弄起来。”
王文龙一番议论,万历皇帝觉得豁然开朗。
接下来半个月,王文龙被万历赐内阁行走,这回可不是当年的中书舍人,而是进入内阁和三位阁老讨论粮引、木引发行。
叶向高、方从哲、吴道南三阁老对此事积极配合。
他们找来户部、吏部、工部的官员,完善草拟了一系列实行方案。
正如王文龙所说,给辽东筹钱是现在朝廷的第一要务。
如果没有漕运改引,原时空万历皇帝将增加全国田赋来应对辽东危机。
原时空万历和内阁共同在增加田赋时,特别声明,“军务竣时,即行停止。”
因为阁老们虽然分属不同派系,但都承担推出政策之后的责任。无论是摆烂的万历,还是三位阁老,都明白加田赋会造成多大的问题。
即使阁老们属于不同党派,但加税这件事实在太大。
万历收矿税,搞了十几年才收了几百万两银子。
而派辽饷,只在几个月间就收了二百三十万两!
百姓们的负担可想而知有多重?将引起多少社会问题?
事情大到这种程度,不说万历皇帝,阁老们被天下人骂的时候,同党也不会保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