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以前认为是暴君的人,如果看看他建立的制度,可能会发现他之所以被认为残暴,是因为他在建立制度过程中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得罪了文官,所以留下了残暴的名声。”
“还有一些我们认为是好君主的人,从制度史的角度看,他们把政治制度变得太宽松,导致有权势的家族崛起,为以后的混乱埋下了隐患。”
“如果考虑到这一点,即使不研究制度史的人,按照传统的方法研究皇帝和将军是好是坏、仁慈还是残忍,也能看到更多方面……”
“有些表面上看起来不仁慈的皇帝,其实是为了国家和人民,是真正的仁慈。”
“有些名声很好的皇帝,实际上可能是沽名钓誉的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如果说以史为鉴,制度史研究对现实的意义,甚至超过了我们过去传统的历史研究。它能直接指导未来的政治改革……”
“甚至于继承古代圣贤学问这方面,制度史研究也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古代圣贤当时做的事情,是为了建立怎样的制度。”
“我们学习古代圣贤的行为,应该学习他们建立制度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摹仿他们的具体行为……”
“这本书的研究开创了一个新领域,其中的好处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焦竑对于《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几乎全是夸奖。
因为作为历史学家,他实在是太明白制度史研究的开创有多么大的意义。
过去王文龙所写的诸多杂书也有涉及历史的。
但要不然是军事史,要不然是经济史。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他所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