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怕是油印快书,一部最低也得三四钱银子,一千部书就是三百两。
求实书会募集到的所有钱,除去建馆费用,连十个图书馆都干不下来。
那还普及个啥?
所以书目必须删减。
王文龙和身处京城的会员们一番商议,最后拿出了三套目录:
最小规模的图书室,推荐书籍仅十套。
没有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分类,而是分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宗教书籍,综合图书四类。
社会科学包含一套完整的四书五经,一套资治通鉴或者史记。
自然科学则包括王文龙所编《横山书斋理科教材一套》,一套适宜当地气候的农书,一套《黄帝内经》。
宗教书籍和综合图书的选择也都是大路货。
这种小规模的图书室针对的对象仅是普通百姓和稍有阅读能力的半文盲。
选择的书籍十分吝啬,有娱乐性的书籍只有一套《三国演义》。因为这套小说印刷量最大,均价便宜。
二三等级的图书馆也是用类似思路编辑书目。
二等图书馆藏书一百部。
三等图书馆藏书才有五百部。
这已经是求实书会的最大能力了。
求实书会在京城成立,引起的反响十分有限,但后来的历史上,此协会的影响力却非常深远。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