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教士熊三拔学习西方水利学。
原时空他只能写出六卷的《泰西水法》,基本是迟滞于欧洲几十年的水力学技术翻译,但本时空徐光启的研究却远不止于此。
因为水泥出现在大明,水力工程已打开新的一页。
徐光启是本时空水利方面最先锋的探索者,他许多建造堤坝的思想已超越了欧洲人。
此君还打算继续实验,已经准备在房山和涞水两县开渠种水稻。
这可是小冰河期的京城附近,每年的春秋青根鲜浓为了把皇家的水稻种活,那都得拿肥料堆出来。
徐光启原时空却能够在没有王文龙提供的种种后世科学技术的情况下自己研究出成本低廉的水稻种植,不得不佩服他的农业水平。
“建阳,子先的参都种出来了,你那书也快能完本了吧?”王图问。
王文龙答道:“还差四分之一。”
“这也算快了,可否让我一观?”王图早就想着王文龙这本书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王文龙写的很仔细,不仅仅是抄书,还更是将钱穆的内容经过自己一系列消化之后,结合他的经历总结出来。
王文龙是真正参与过明代官场运行的,比起钱穆的纯文人视角,他对于官场和明代制度的理解更加深入。
是借助原书的骨架,王文龙所写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内容深广甚至胜过原本。
王图这两个月已陆续蹭到了这书的起先章节,一看就入了迷。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乃是由钱穆的一系列小文章总结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