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书院,不仅王家子弟可以就读,还会吸纳外姓学子。叶家和王家是姻亲,叶廉是王家的外孙,是以得了王家的首肯,自小就进到书院学习。
书院建成至今已有近四十年,期间出过两名状元一位探花,进士数十人,早已声名在外。这些年不仅招揽许多有才之士授课,还破例收了不少贫寒子弟。
叶娉顾不得欣赏书院的风景,也没有心思感受这里的书香墨韵。来的路上,她已经从四顺的口中打听到大弟出事的经过。
四顺说叶廉写的文章不敬师长,胡夫子气得要将他逐出书院。
古人最重名声,读书人更甚。
如果真被书院除了名,还是因为不敬师长的理由,那就意味着叶廉这辈子完了,不会再有其它书院愿意接受这样的学子。
书院分级,分别是启蒙、育业、进思。
叶廉四岁开蒙,今年刚升育业。育业有好几个教室,叶娉不用问也知道是哪一间,只因那间教室门外围了好些年纪不等的学生。
“麻烦让一让,我是叶廉的大姐。”
众人闻言,主动让路。
不少人对叶娉指指点点,低声说着这就是那位宣扬心悦温郡王的大胆女子,原来长得如此貌美,怪不得敢生出那等不该有的心思。
叶娉一进教室,当下怒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