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这种批评就转变成了名为艺术家特质的赞美。所以,你想要随心所欲而不被苛责,首先就要在某个被世人认为是高贵的领域里有所成就。
之贻与孔安不同,她接受过专业的钢琴训练,在古典音乐的演奏方面造诣颇深。孔安第一次在之贻家见到钢琴时,之贻已经考上了北京最顶尖的音乐学院附中,有着国内外各大知名乐团的合作演出经历。现代社会的艺术教育是个极耗钱的物事,之贻小时候,孔其邦也只是一个挣扎在温饱线的青年教师,在父母的帮衬下,才勉强供得起女儿的精英艺术教育。到收养孔安时,孔其邦已经升到副教授和系主任,收入增高了不少,但妹妹的孩子始终不是自己亲生,与自家女儿比起来还是有些差别。这一点,其邦隐藏得很好,妻子令茹则没那么好的功夫,她对孔安的排斥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女儿的问题便尤其紧张。她曾明确地告知孔安不要和之贻一起玩,字面的原因是会影响之贻学习或练琴,内里的原因孔安却早已心知肚明。在他看来,舅母只不过是他从前遇到过的知晓母亲职业后对他保持警惕的众多同学家长的其中一个——妓女这个职业天生就带着一种极原始的污秽,无论是被迫还是自愿,无论是否值得同情,都会被世俗所认可的“正经人”明里暗里打上肮脏、下贱的“不正经”标签。妓女和不知名嫖客的孩子,自然继承了这种标签,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生活习性,都足以令正经人家提防,防止他们带坏自己的小孩。遇到这种事,孔安第一次觉得委屈,第二次觉得自卑,第三次便能一笑置之了。
之贻并不理会母亲的警告,她有次安慰孔安说:“我觉得如英姑姑很有个性,我也想像她一样。”
孔安吓了一跳,说:“这话你千万别跟你妈说。说了,我就要去外面睡天桥了。”
之贻笑笑说:“我说说而已嘛,只跟你说。”
之贻对孔安很好,她曾经对父亲说要让孔安也去学钢琴,结果话还没说完,就被一旁的母亲否决了。令茹说:“这东西学多了不好,免得再像如英那样。”
之贻很不服气,令茹这话不知是在说孔安还是在说自己,她总觉得母亲在指桑骂槐,因为那时候的她已经比同龄人早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