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年逾八十的奶奶守寡多年,清晨去赶集时被人群撞倒,在医院里住了半个月,终于还是撑不住了。老人想在临死前看看子孙,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就赶回去尽孝。
他们老李家是个大家族,李宪年是家里的小儿子,往上还有三个姐姐两个哥哥。大家轮流上前跟她说话,轮到李冬青,她是一句都说不上来。
奶奶很疼她爸爸李宪年,于是对性情放纵的母亲杨悯充满了不满,连带着也不喜爱李冬青。幼年时李冬青不明白她的不悦,长大后已经不想再明白。
说来也奇怪,为什么老人会想让从不亲昵的亲人来见证自己的弥留?是临死的自私还是忽然想开呢?
奶奶的手形如枯槁,盖在她和李裕松的手背上,温度很暖,李冬青只觉得陌生。
灵堂至少要摆七日,家里亲戚多,帮衬也多。衰败的乡野弥漫了哭声,人人都在说奶奶多么宽厚仁慈,只有李冬青感到恶心。
她始终记得一个遥远的画面,仅仅七八岁的年纪,奶奶用筷子打在她的手背,然后把半空掉落的大鸭腿夹给李裕松。自那以后,她再没在奶奶家啃过鸭腿鸡腿。即便后来奶奶让她吃,她也不吃了。李宪年意外得知后,说她心眼小,拎不清。
她不狡辩,奶奶不止一次地挤兑过她,甚至在亲戚们面前无数次贬低她。她不想给这样的人吊唁,就是心眼小,就是爱记仇,不行吗?
她不想守夜,要从灵堂离开,大姑追上来教育她:“李冬青,你干嘛去?你是国家领导人?你就这么忙?淑羽升高三了都过来守着,你就金贵?”
淑羽是她二女儿,坐在灵堂边背单词。刚刚在棺材前哭得最厉害,大姑特意拿淑羽的孝顺来讽刺过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