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负责把人带到,转眼就闭关复习。陈喻摇曳身姿,刚落座,丁蕙如便捎出来一枚水波眉纹歙砚:“之前家里收的一块宋砚,算是见面礼啦。”
陈喻挑眉,冬青说过她朋友是个小富豪,手里好东西多,未料竟如此大方。
古来便有歙砚“七寸为珍,八寸为宝”之说,单论个头,这块已是极致珍品。宋代重文轻武,文气发展至顶峰,文房四宝之价值可见一斑。她细细端详,这枚砚石质萤洁,纹理均匀,抚之若肤,磨之似锋,下墨自是水波温婉,如观青湖。着实是样好东西!
陈喻轻轻放下,退回给她:“太贵重了,还是不必了。冬青说你就是想了解些内行情形,咱们且当聊天。”
丁蕙如不含糊,直言回国目的:“艺术不分家,展陈做不下去,我就想请陈姐带我见识见识。”
陈喻看看那方砚台,微微讶然:“你手上的资源应该比我要好不少吧?用得着我带路?”
丁蕙如说:“好资源不会用,落在手里也是发霉,得有路子才行。”
拍卖与展陈看似相近,受众却截然不同。丁蕙如说展陈做不下去,主要是因为要求严苛,题材受限。陈喻提前提醒她:“展陈是推广,拍卖是生意。丁小姐,这一点你该清楚吧?”
丁蕙如会心一笑:“陈老师,推广就是生意,生意都是推广,其实一样的。”
本质是交易,换取的东西有差别而已。抱有对艺术的敬仰之心,愿意将好的东西交到有能力爱护的人手中,就算是一种投身。陈喻微笑:“倒是我浅显了。”
拍卖看着只是一槌定音,内里却纷杂,单是拍品搜索与鉴定便足以耗费心神,遑论后续。丁蕙如是油画出身,国内拍卖却以传统物件为主,要学的东西不止一星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