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人真是好记性。”
十五年。
宋颐谋逆的三年后。
宋颐生前有一子,名唤宋长淮。
倘若他还侥幸存活,如今,应当也有三十有五了。
而桓颂,今年未至而立。
思及此,谢言岐微垂眼睑,唇畔的笑意却是愈甚。
……
他们到时,圣人正盘腿坐在案前,捧着奏疏翻阅。
听见廊道里由远及近的脚步声,他终是抬头看来,朗声笑道:“蕴川啊,你可算是来了!”
因着三年前破获“狐妖”作乱一案,圣人对谢言岐是愈发看重。
镇国公府的三位郎君。
大郎骁勇善战,却难免有些莽夫之勇;二郎颖悟绝伦,满身迂腐的书卷气。但不论是这其中的谁,都将会是社稷之臣、国之肱骨。
所以对他们的英年早逝,圣人属实惋惜。
好在谢家还有个三郎谢言岐,瞧着是最不着调、最吊尔郎当的那个,但却有他大哥的意气风发,有他二哥的清风峻节。
就算不是因着对镇国公府的叹惋,圣人也是要对他另眼相待的。
“蕴川,你知道朕此次叫你前来,所为何事吗?”圣人将奏疏放回桌案,似是而非地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