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
趁着正在做午饭,竹伊将竹篓中的亚麻放下后,急匆匆地跑到河边,提了一桶水来。
水浸沤麻固然可以使用天然水源,但竹伊并不想要如此。毕竟依赖于微生物发酵的沤麻对于水源环境会有很大程度的污染,即使部落边并不缺少水源,但竹伊还是想要尽可能保护他们部落周边的环境。
天气逐渐炎热,竹伊也不需要担心水温过冷影响沤麻的进行。她找出家中最大的陶盆来,往内里注满清水,再将亚麻茎浸入其中,上方盖上竹片做成的盖子。
沤制大约五天后,竹伊将盖子打开,捞出里面已经变得发软细碎的银灰色亚麻,平摊在洞外的石头上晾晒。亚麻在晾晒的过程中,表面沤制后残留的木质逐渐分离开来。
竹伊找出一根竹筒来,轻轻敲打这些麻茎,黑灰色的碎片末从银灰色的麻茎上脱离开。沤好的麻茎在眼光下显现出银白色的微光。随着竹伊的力道逐渐加重,亚麻纤维与存留的木质素逐渐分离开来,留下来细细的亚麻纤维。
竹伊用之前制成的肥皂将亚麻纤维细细清洗了一遍,用纺锤将这些纤维搓制成亚麻丝线。
纺锤很容易制作,木棍顶端安装一个圆圆的木盘,中间留下一个钩子状的尖尖用来将线钩住,一个简易的纺锤就做成了。
她虽然了解过纺纱机的原理,但想着等麻衣做出来确定适合兽人穿后,再把纺纱机做出来也不迟。织布机倒是在沤麻的日子中做出了一个简易的出来。
自从竹伊教给锋一些简单的榫卯结构后,锋在木工上的手艺突飞猛进,又自己琢磨出来好几种新的榫卯结构。竹伊将织布机大致地在地面上画出来后,锋琢磨了几日,竟真的将织布机做了出来。
虽然是最基础的那种,但是打纬板、脚踏板和梭子等都很齐全。
织布和编织竹篓等其实基本道理都差不多,都是经纬线的交织而构成细密的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