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事物的潜在规律,并在这些事物下次出现时及时采取措施。不止有一个媒体报道过象群切断电路、掀开围网并逃出私人保护区的新闻。
假如大象把专车、制服和工作人员的气味与“伤害”联系到一起,将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要知道,即使他们还什么都没有做,猖獗的偷猎行为已经使部分大象对人类和汽车出现了过激反应,每年都有志愿者遭到袭击、不幸丧生。
医疗专车上的四个工作人员为此愁眉不展。
换了普通动物,或许还能采取谨慎的驱逐行动,让受伤者在奔跑中落单,但这是非洲象,开车驱逐非洲象简直是嫌自己命长的操作。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只能一边等待机会,一边调动直升机。
好在命运似乎还没有对这头公象合上眼帘。
那天安澜就站在栖息地附近,看着直升机从头顶轰鸣着经过,螺旋桨将风击乱,把那隐秘传播着的象之歌都打得粉碎。成年母象在这隆隆声响里不安地来回走动,卡拉——不愿意靠近水塘,但也不愿意放任异常状况出现的卡拉,当即决定带着几名家庭成员前去噪音传来的地方查看。
安澜冒险追上了这个小分队。
正是这次接近,让她后来被长辈们贴上了“看似乖巧其实也很调皮”的标签,母亲阿达尼亚连续好几天都满脸乌云;但也正是这次接近,让她获取了一个对家族存续至关重要的信息——
当象群走到时,公象正在挣扎着摆脱麻醉剂的影响,而完成了任务的医疗小组则在快速离开,不愿意在这个大象平原上多停留哪怕半分钟。
奇怪的是:即使拯救了一条生命,他们看起来也并不高兴,反而神色凝重,一边走一边争执着什么,有一位工作人员甚至懊丧地捂住了眼睛。
不断发育的听力让安澜捕捉到了只言片语。
“……威胁大象生存的不是象牙贸易?什么样的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