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最佳影片金熊奖。
相比之下,金熊奖是最高大奖,评审团大奖次之,也被称为第二佳片,分量比最佳导演高一点点,其实也差不多。
有时候还有一个评审团奖,这个就有安慰性质了,分量还不如最佳导演。
今年就有评审团奖,给了《意大利语学习班》,是丹麦女导演罗勒-莎菲的作品,那啥的意义偏多一点,毕竟是女导演嘛。曹阳野心不大,拿个影后,就达到他的目的了,从今再也不是籍籍无名,也能自我吹嘘一句“名导”了,再拍电影,就不会这么难了。
所以接下来奖项的归属,他就不太上心了,手里把玩着李晓苒的银熊,想着下部电影的投资和演员人选。
王晓帅就有些紧张了,剩下的全是大奖,心里的忐忑在所难免。暗自猜测剩下的哪一个是自己的,同时也觊觎一下金熊。
来参加柏林电影节,谁不想拿唯一的金熊呢。
直到听到台上的嘉宾念出了“王晓帅,《十七岁的单车》。”
王晓帅恍惚了一下,有些遗憾,也有些庆幸。
遗憾没拿金熊,遗憾电影没过审,庆幸有谢老师帮忙,庆幸有焦大姐的助力,最佳导演到手了。
曹阳跟着鼓掌,心里感到疑惑,他记得曾经王晓帅拿的是评审团大奖,让自己这蝴蝶一翅膀给扇成了最佳导演。
其实也好,虽然分量上比评审团大奖差一点点,但对国内不太了解的人来说,最佳导演听起来比评审团大奖更牛。
王晓帅很激动,这也是他第一次获得重量级大奖,在台上感谢了很多人,絮絮叨叨,有点不符合他内敛的人设。
曹阳觉得王晓帅应该是满意的,冒着被禁导的风险,拿到了柏林的最佳导演,也算值了。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