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了,以后绝不再犯。”
萧绪桓原想给他些教训,终是不忍,只打发了他去军营里操练几日吃些苦头。
从后窗望去,矮墙屋瓦掩映中,隐约远远望见听竹堂的光影。
萧楚华既然记起了疑心,或许崔茵的身份,也瞒不了多久了。
作者有话说:
啊啊啊,刚才发的时候写作助手抽了,吞了一半的文,刚刚检查改回来了(我尽量8:05或者8:10准时更新,偶尔写晚了可能会八点二十几发出来,贴贴大家=3=
第33章
卷轶浩繁, 崔茵幼时常见阿爹将自己锁在房中,埋首故纸堆, 废寝忘食。
她儿时并不明白这些陈旧的卷轶和史册里有什么值得人钻研的, 只到后来渐渐长大,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大梁南渡前,举孝廉以为擢才之径, 士族把持着的不仅是为官为宦的门槛,更把持着文化教育的命脉,高门士族唾手可得的书籍、字帖, 普通人一生都触碰不到。
太学之中, 也均是士族子弟。
如今偏安一隅,连皇室都掣肘于几个高门士族,情况只会愈发严重。佛道之盛, 烟雨楼台,风流名士追求玄学清谈, 庶族百姓却要为生计奔波。
崔茵记得自己陪阿娘出城去道观上香, 帘后一瞥,才知道这乱世之中,还有人以苦力养家,布衣黔首,流离不定。
阿爹虽只做着小官, 到底是崔氏族人, 虽没有多大的本事能将这些典籍史册传授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