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民失笑着摇了摇头。
【杨国忠最初和宰相李林甫狼狈为奸,李林甫认为杨国忠能力浅薄,不是自己的对手,但是他错了,这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
天宝十一年,李林甫一党的王鉷之弟发动了叛乱,随即遭到镇压。杨国忠进行审讯时,将王鉷也牵连进来,想要因此把李林甫拉下马。
最终,王鉷被赐死。李林甫没有被治罪,但也因此逐渐被李隆基疏远。
同年,李林甫病逝。
在他死后,尚未下葬,杨国忠就诬告其与叛将阿布思同谋,意欲谋反。李林甫的女婿害怕自己被牵连,就符合杨国忠的诬陷。
最终,李林甫被削去官爵,抄没家产。他的儿子们被从宗室中除名,流放岭南、黔中,亲党五十多人被贬。李隆基还命人劈开李林甫的棺木,挖出他口内的含珠,剥下金紫朝服,改用小棺,以庶人的礼节进行安葬。
讲实话,李林甫为相十九年,他的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在为相期间,李林甫“在官有异政”、“吏人立碑颂德”、“自处台衡,动循格令”,财政节流,机构改革,重修法典,限制蕃将……他的一系列举措不可谓是不对大唐有正面进步作用的。
但是,李林甫堵塞言路,迫害贤才也是难以辩驳的事实。
李隆基即位前期,李林甫之前,所有的宰相都是几年一换,不断推陈出新,选用当时社会最需要的那个人来治理。开元盛世的到来依靠的就是李隆基的知人善任。但是,随着李隆基整个人开始懈政惰政,他厌倦了不断调整政策,让李林甫整整担任了十九年宰相。
要知道,李林甫是一个“权臣”,而“权臣”的“权”是以皇权为后盾的,这就要求了他对皇帝的顺从。李林甫从来就不是一个刚正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