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省里给予我们的政策极大地鼓励了生产积极性,只要交够国家的粮食,剩余的都是我们自己。为了多分粮食,农民就会自发地多干活。”
“第三,我们村有一套严格的工资分红制度,实行‘计件制’的工分评定制度,把任务分成最小的单位,多劳多分,它把原本需要三五个劳动力完成的工作量,缩减成用一个劳动力完成。避免滋生懒惰、吃大锅饭、拖集体后腿的行为,实现劳动资源的最优分配。
最后,我们村的研究任务和生产任务是分开的,研究方面由阮儒良老师负责,我们从市里选拔了一批成绩优良的学生作为助手。村里的农业生产方面由大队长马根生负责,经济生产方面由我和何老师负责,教育财政方面由周毅负责,我们一手抓科研、一手抓生产,两条腿并行走路。”
祝山听到苏叶说“计件制”,眼前闪过惊艳。
他有所不知的是“计件制”是改革开放后才产生的概念,拿到现在来说当然能让人感到新奇。他细细地问了一遍苏叶什么是计件制。
现在实行的集体制度优势很大,可以集中所有力量去完成一件事,但弊端也有很多。比如一个一百英尺的廊道分配了三个女工扫,扫完地之后她们一整天就没有活干了,剩下的时间都在聊天、嗑瓜子。
更夸张的是国营饭店一整个下午只炒一盘炒白菜,但需要一个同志负责拿菜、另一个洗,一个切、一个炒,还得一个同志负责上菜。明明这些事只需要一个人做就可以完成了。为什么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还不是因为现在的劳动力过于富足,城里的工作岗位少吗?
苏叶解释说:“我们把每一样工作细分到最小的单位,比如负责养鸡的同志,他的酬劳按照每个月生产的肉蛋禽的数量算酬劳,每100斤我们会给他算1元的酬劳;种水果、种庄稼的同志每100斤获得0.5元酬劳,果汁厂里的同志根据岗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