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的税收。”
“这仅仅是经济方面的账,除此之外我们村每个月产出每月600斤蛋、每月出栏900斤猪肉,600斤家禽……我们村的高产红薯使得清溪县去年红薯产量翻了三倍,从清溪县人民公社今年底汇报的数据来看,今年的红薯产量比去年多了13109吨,直接或者间接地缓解了市场的粮食、肉蛋压力。”
原本还颇不以为意的经委同志,听了周毅汇报的数字,轻轻地倒吸一口气。
同时何梅梅给每个领导分发了一份“五年计划”,雪白崭新的纸印着工工整整的字体,显然是刚印好没多久的,凑近了还能闻到墨香味。祝副处长迫不及待地翻开这份长达五十页的计划书,越看越吃惊。
难怪能让省委为其大开绿灯,这个不起眼的农村竟然能起到如此关键的作用!
第114章
他们村是一下子迈了一大步, 这一大步相当于别人要迈两三步,远远地走在了前头。这样会不会犯了大/跃进的错误?调查小组的同志心里腾起这个疑问。
他们村有工厂,这算不算割了社会主义的尾巴?以前的工厂都是国有企业的, 每一样粮食、产品都有指标,中间每一个生产、销售环节都需要批条, 现在随便一个村都能办工厂,市场岂不是要乱套了?
祝副处长叫祝山,他保持谨慎的态度。随行的几位同志翻着资料,表情愈发认真, 眼神中难掩惊奇。他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抛出来。
“你们村的工厂是怎么回事, 国家允许你们办的吗?”
苏叶心一凛, 不愧是经委的同志, 一开口就切中要害。
历史上三大改造完成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