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许久才答应她,说明他已经听出她的弦外之音,却仍旧默许她的行为。
而且张英一打照面便认出了苏叶,他了解苏叶的行事作风,马支书仔细地分析给儿子听。
“苏老师是去年的省状元,人家考了清大,你仔细想想她为什么要下乡吧。人家国家栋梁不为名、不为利,专门来给咱们村扶贫,图啥?你就是一滩烂泥,也得让人家扶得上墙。”
马支书这时候颤巍巍地掏出他珍藏的那份报纸,报纸上用加粗标题写了她的那句话——“谨以我毕生之精力建设祖国。”
马支书说:“c市那个大油厂听说是靠苏老师渡过难关的,我们村的粮食也是她周转过来的,做人要有本心,不要忘记是谁帮助过你。人情世故里弯弯绕绕多着呢,你要多琢磨琢磨。”
阮儒良的红薯仍旧在研究,假如他们村真的种出了六千斤的高产红薯,这批红薯用来养家禽、家畜岂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马支书微不可闻地叹气。他支持苏叶所有的理由都抵不过一个,那就是上沟村穷!
村里人世世代代穷得吃不上饭,这是唯一一个可以翻身的机会。老话说得好,穷则生变,这句话说的是事物到了尽头就会发生变化。
人穷到了极致,也会发生变化。
……
刘刚还以为他们要偷偷养鸡养上一辈子,但却完全没料到苏老师竟然会把整个村的人都拉下水!
这真是刷新了他的三观!
他不明白社会主义农村竟然能干这种事?苏老师真是太厉害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