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因为克拉斯诺亚尔克斯劳改营事件,使得苏维埃在国际上面临前所未有的孤立,一些欧洲国家,尤其是波兰等国,之前被一力向西扩展的苏维埃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而如今随着莫斯科向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大量调动兵力增援东南战场,他们身上的压力也随之减轻。而且,随着克拉斯诺亚尔克斯劳改营事件和中国军队的长驱直入,这些国家私下也开始串联,试图借此机会一雪仇恨,在合适的时机向苏维埃宣战,夺回被侵占的国土,甚至狠狠在苏维埃身上咬下块血肉来。
斯大林焦头烂额,国际上的孤立虽然令他愤怒,可关键在于中国人的进攻和国内的不稳。虽然苏维埃有着一套控制舆论的手段,但这样大的事依旧还是会被人民知晓。随着时间的移,有关劳改营的小道消息在各地四处流传,就连莫斯科的市民们也在悄悄谈论着劳改营的内幕。尽管斯大林指使捷尔任斯基抓获了不少人,并给这些人扣上了反革命和叛徒的帽子以予枪决,可越是这样,越堵不住悠悠之口,虽然在表面上大家不再说有关劳改营的一个字。可在私下这样的话题还是依旧悄悄流传。
为了扭转局面,斯大林加紧了动员。在不断调动部队以保证东南战线稳妥的情况下,还力图把伏龙芝的方面军尽快给接应出来。另外,斯大林以最高苏维埃主席,苏维埃军事革命委员会主席的名义组建新的部队,以满足战争的需要。至于新部队的数额。斯大林决定先组建100万再说,如果不够那就再增加100万,反正苏维埃有的是人,中国人再厉害也只不过几十万的部队,他就不信了十个打一个还打不过中国人?
战争到现在,中国方面的情况也逐渐摸清楚了,中国人拥有这样强大的攻击力、机动能力完全是依靠他们新组建的装甲部队和空军。对于坦克,斯大林并不陌生,这种武器早在欧洲大战时英国人就第一次使用在战场上。其实苏维埃方面也在研制坦克在战场上的运用,只不过由于技术和各方面原因,他们这种研究才刚刚开始起步。
而飞机,欧洲战场上的飞机已经大显身手,苏维埃虽然没像中国人一样组建正式的空军,但也拥有一支小规模的飞机部队。当得知中国方面的真实情况后,斯大林果断下令加紧对坦克和飞机的研究,力争在最短时间内组建起苏维埃红军的装甲部队和空军。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