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适用。而前线各部队的溃败也证明了这一点。只不过,由于消息闭塞,洛吉诺夫斯基并不了解前线所发生的一切,只是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前线的溃败是由于叛徒的出卖和中国人的偷袭。在拥有重兵和坚固要塞,再加上天然地形的帮助下,守住克拉斯诺亚尔克斯绝对不在话下,对此洛吉诺夫斯基非常有信心。
而事实也是如此,3月15日至17日的两天里,中国人的几次进攻都被挡住了。各处阵地打得有声有色,部队的伤亡也不大,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转变。这样一来,就更加给了洛吉诺夫斯基强烈的信心,他甚至发电报给莫斯科,保证在克拉斯诺亚尔克斯死死拖住中国人的主力,等待援军到来。到时候再发起猛然地反击,彻底打败敌人应该不在话下。
洛吉诺夫斯基的好心情同样使得各高级军官放了心。几天的战斗使得他们从最初的恐慌中镇静下来,并觉得敌人也不是那么的强大。以红军的能力完全可以挡住对方。以等待反击的机会。
一时间,这种感觉充斥了整个守备部队,但有一个人却不这么认为,非但没有高兴,相反忧心忡忡。这个人是一十七军的一个年轻参谋,名字叫作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和大家的判断不同。朱可夫认为目前在克拉斯诺亚尔克斯的僵持是绝对不正常的,假如中国人的攻击力仅仅如此的话,那就算有叛徒出卖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导致边境前线的部队崩溃并被敌人歼灭。
何况,经过两天的观察,朱可夫发现对面的敌人在以步兵向防御阵地发动攻击的时候并没有完全尽力。和己方的伤亡相比,对方的伤亡更小得多,也就是说中国人的进攻只是一个假象,其目的很可能是麻痹对方,而在背后安排着什么。
对此,朱可夫判断,中国人在目前还没真正投入全部实力,或者说他们可怕的攻击力并没真正展现出来,如果被中国人所现在表现所迷惑,那么接下来的战斗就会吃大亏的。尤其是像克拉斯诺亚尔克斯这样的重要地区,一旦失守,其后果不堪设想。
越琢磨越觉得有这可能,朱可夫为此向参谋长建议调整防线,做好随时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