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何况这枚棋子在他们并没施加强大压力的前提下自己先和俄国人干了起来。这令得英法大喜过望。在中国政府宣战以来,英国人和法国人在舆论上拼命为中国人鼓吹,其目的就是想让中国人当马前卒,用中国来抑制苏维埃政权。
可令他们失望的是,两国宣战后一直迟迟未有实际性的交战,这种奇怪的状态让他们心急如焚。为此,英、法两国私下商议后,由两国大使出面向中国政府询问和苏维埃的战争究竟什么时候发动。甚至还提出如果是因为某些方面的准备不足,英、法两国作为友好国家甚至可以提供一些支援。比如提供部分武器装备,甚至战争贷款等等。
北*京和莫斯科私下取得的接触并不为外界所知,方子达得知英、法两国对于这场战争的迫切后不由哈哈大笑。既然有人愿意为这场战争出份力,那么中国方面也不户拒绝。方子达指使曹汝霖和英、法两国不断扯皮,对于他们无偿提供的武器装备等等来者不拒,至于那些有目的的贷款。甚至要用以国家资源、利益换取的一些“帮助”就婉言谢绝了。
和英法两国相比,对这场战争更为重视的还有一个国家,那就是一直对中国领土不死心的日本。
在中国国内发生的所谓“革命”的恐怖事件中,日本人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之后虽然中国政府没有穷追猛打。盯着日本人不放,但迫于国际压力和证据,日本方面还是用几个倒霉蛋当了替罪羊,给中国和西方各国一个交代。
这件事让日本人吃了个闷亏,以日本人的性格是绝对不会罢休的。对此,方子达早有防备,在秘密备战的同时,情报局和安全局一外一内,严密监视着国内外势力的动静。
陈果夫接到命令后立即着手调查,不多久就发现京城、外蒙、东北等地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其中串联得最厉害的就是那帮遗老遗少们,这些不甘心大清帝国就此灭亡的家伙似乎在中国向苏维埃宣战后看到了复兴的希望,如同春天来临,冬眠的虫子从泥土中爬将出来,相互欢喜雀跃,妄图美梦成真一般。
这些遗老遗少们能耐不小,人脉也广,而且满清立国数百年,其社会关系盘根交错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