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听到了一些消息,又借着和金九老相识的面子,他瞒着家里一狠心把那几亩田给卖了,再找朋友借了点钱。跑到口外招了批人,干起了帮政府中转运输物资的买卖。
说起来,那六干的这行可算是中国近代物流行业的先驱者了,虽然他起步低,可搞物流并不需要靠多大的本钱,何况口外找些人建个仓库,弄些劳力搬运并不算难,更主要的是那六看准了时机。又有金九的照顾,借着欧洲大战中国政府大量物资经口外中转运抵沙俄的机会。短短半年时间那六是彻底脱贫致富,摇身一变成了大老板。
物流这行那六足足干了近两年,这两年里使得一文不名的他变得腰缠万贯。赚了钱后,除拿出部分重新置办家里的产业,那六把大部分资财一口气投到了布买卖中。恰好这时候又碰上中国远征军赴欧参战,那六的布生意一下子变得兴旺发达。每天一匹匹布进出。带给他的是如流水一般的利润,直乐得那六嘴都合不拢了。
为了更好做生意,那六甚至亲自跑到上*海,用高薪挖了几个技术人员,在口外和近郊几个地方陆续建起了纱厂、纺织厂和印染厂。等到欧洲大战结束后,那六已成了北方数得上的实业家,一共拥有纱厂、纺织厂和印染厂五家,货栈三家,仓库六栋,光在他手下讨生活的就有好几百工人,其资产据说早就突破了百万,从而被人戏称为“那百万”。
这一日,由于临近新年,那六安排了厂里的事后就带着几个随从回了京城。他的轿车刚刚进了安定门大街,正打算去几个铺子瞧瞧的时候,一眼就瞧见了一个老熟人,连忙喊司机把车停下,那六下车后热情非凡地招呼着。
听到招呼声,正走在街一边的一个中年人停下了脚步,扭头一看就笑了。
“那老板,那百万,呵呵,的确好久不见,悠!小车都坐上了,看来生意兴隆呀!”
“九爷,您打我脸呢?兄弟我有今天不还得亏得您九爷照顾?”那六似乎有些不高兴,神色中露着埋怨。
“哈哈哈!老六呀老六,你这个嘴还是能说会道呀。”金九并没生气,相反还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