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发现,伏龙芝的添油战术和普通的添油战术截然不同。他把兵力运用达到了极致,一方面把大部队摆在后面,派出精锐骑兵和步兵师四处活动,以达到骚乱对手和破坏、侦察的目的。另一方面,针对现在红军训练不足、战斗力底下的问题,伏龙芝采取了添油战术和轮番攻击相结合的手段,反复派部队向防线发起进攻。其意不是要突破防线,而是消耗己方的守备力量,同时在攻击中使得部队优胜劣汰,以达到练兵的目的。
这种战术使用方法可以说是闻所未闻,伏龙芝几乎是不把人命看在眼里,要知道在他的指挥下,担任进攻的红军新兵们伤亡率极高,往往一个营撤下来的时候其幸存者只有原来的一半,这还不包括伤残的士兵。
如果是普通军队,在造成20%伤亡率的程度恐怕早就崩溃了。但不要忘记,伏龙芝指挥的是有坚定信念和钢铁般意志的苏维埃红军。这样的部队不要说50%的伤亡率,就算是打光拼光都是有可能的。何况,在进攻中,伤亡率虽然大,可给敌人造成的损失也不小。和俄罗斯帝国政府军相比,苏维埃别的不敢说,人有的是。不断从后方拉来的新兵远远从人数方面绝对压倒对手,就算以2换1,甚至3换1、5换1……,对于伏龙芝来讲都是值得的。
伏龙芝对敌人狠,对自己人更狠,他不愧是斯大林最为看重的将领。前几次战役证实,红军在兵员素质和战斗力方面不如对手的弱点暴露无遗,何况如今中国政府又已向苏维埃宣战,如果按照军事训练方面来看,要把一个刚刚拿起枪的新兵正常训练成一个老兵,没有一年半载的时间根本不够。那怎么办呢?只有让这些新兵直接上战场训练,用血和火使得士兵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
的确如此,伏龙芝这种手段得到了斯大林的认可,并效果显著。这也是俄罗斯帝国政府军面对攻击越来越吃力的主要原因。把新部队拉上去,打残一半后撤下来重组整编,接着再来,这种手段使得伏龙芝在最短时间内拥有了几支经过战火考验的精锐部队。
后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维埃也同样使用过这种战术,无论是保卫斯大林格勒还是莫斯科的战役中,横扫欧洲诸国,天下无敌的德国人在这种战术下给碰得头破血流,从而功亏一篑。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