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随着这篇记实报道的陆续连载,一个个真实的事件和当事人信息的被逐一披露,有些有心人为了证实报道的真实性特意进行了核实,虽然无法找到所有当事人,但在调查中大家惊愕的发现这些事居然都是真的,甚至还有一些更加可怕的事件也都存在。这一下,整个社会都沸腾起来。各界无不痛斥苏维埃的残暴和**,甚至有些人更把斯大林等苏维埃高层称之为当代“秦始皇”。而苏维埃政府就和当年的暴秦一般。
随着这篇报道的影响不断加大,国际社会也陆续揭露了有关苏维埃的事件,当然和这篇报道相比,有些事件并不真实,西方国家在没有内幕情报的情况下纯粹是以抹黑为主。但这股浪潮越刮越大,闹得整个世界人心惶惶。使原本就被鼓励的苏维埃政府更加被动,当消息传到莫斯科后,斯大林的办公室的咆哮声令得所有人胆战心惊,苏维埃中央非常清楚,一旦无法澄清事实。将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在俄国中南部的秋明地区,托洛茨基使了一招瞒天过海,在所有人没预料的情况下突然指挥大军包围了邓尼金。
~~
切断邓尼金后路时,托洛茨基的主力部队才到了大半,整个包围圈并没有完全合闭。从战术角度来看,这时候的邓尼金还有逃跑的可能性,虽然他这一跑会使部队遭受几乎毁灭的打击,但逃出去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可托洛茨基没有料到,邓尼金没有像他预料中的进行突围,相反秋明的部队主动收缩防线,像一个受惊的刺猬缩成一团,冲着红军摆出了副死守秋明的架势。
这一下,破袭战就成了攻坚战,托洛茨基企图以最短时间打垮邓尼金的计划遭到了意料之外的变化。大约二天后,邓尼金的部队全部抵达预定地点,随后正式向秋明展开攻击。这场仗双方共计30多万人,如果加上秋明地区的老百姓和红军的民兵部队,总人数已经超过了50万,可想而知战争从一开始就有多么残酷。
从总体来看,托洛茨基的部队占据极大优势,可要一口气吃掉死守的邓尼金也并不容易。炮火连天的战场,红军士气高昂,几百门大炮不断轰鸣,呼啸的炮弹像雨点一般向敌人扑去。但一连几日,邓尼金以他出色的指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