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kt向来人才济济,除了以医生职业冒充博士学位的孙大炮外,真正高学历留过洋的比比皆是,已经着手党内工作的方子达当然非常了解,可这些人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大多又眼界甚高,而方子达初来乍到,资格和威望也远比不上宋教仁等,这也是他一直不敢用这些人的原因,把周三儿和张虎臣纳入旗下,是方子达早就有的念头,有些事必须得要自己信得过的人出面,而恰恰这两个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杨度挨打一事最后还是低调处理了,几日后袁大公子出面,找了个时间摆了桌酒,在风月之下双方假装着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笑谈着,不能不让方子达感叹搞政治的人就是能屈能伸。顺手帮了杨度这个忙,又让袁大公子欠了自己一份人情,还顺便抹掉了张虎臣的手尾,其中获利最大的就是方子达了。不过他并没有太多高兴,因为这时候整个中国的政治气氛已经越来越紧张起来。
六月十三日,上海首先就闹了起来,在孙文和陈其美的联络下,革命党和其他几家党派团体联合起来为黄兴案和大借款事宜声讨袁世凯,随后六月十五日,仅仅相隔两天,湘、粤、赣、皖四都督联名再次发出通电逼迫中央,紧接着就连北京也不太平了,在有心人的鼓动下北京大学学子们也开始闹起了事。
“达甫!怎么会这样?怎么搞弄成这样?你这个教育次长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不早点察觉?”国务总理赵秉钧接到学子之事消息后气得火冒三丈,连忙把教育次长董鸿袆叫来劈头就是一顿臭骂。
六月里的天北京并不热,可教育次长董鸿袆却不住地擦着满头的汗水。说起来也真是冤枉,自陈振先辞职后,教育总长职位一直缺着,由他这个次长暂时代理总长职务。
董鸿袆本来就不是做官的人,搞搞学术研究什么的他拿手,做文案工作他也没问题,可要论其他事几乎是两眼一抹黑根本不在行,让他来代理这个教育总长基本就是赶鸭子上架,实在难为他了。
心里又羞又气,董鸿袆也不知道怎么分辨才好,学生闹事他这个教育次长临了头才得到消息,干得实在是太失败了。转念间他又着实埋怨孙文这些人,再怎么说他董鸿袆也是老同盟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