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又省工省力,土壤水肥又好,还有这生草栽培,实在是找不出缺点了。”
“因为太标准了。”郭阳说:“草的种类太少太单一了,草的种类应该越多越好。”
郭阳看到袁华三人拿着摄像机走了过来,他继续解释着。
“每一个季节有每一个季节的草,而且不同草种底下的微生物菌群是不一样的。
按照岛国的理念,土壤里边最重要的是生物性质,接下来是物理性质,最后才是化学性质。
而咱们讲的理化性质,往往忽视了生物性质。
但其实生物性质其实才是最重要的,它是衡量水果有没有香味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
郭阳对着镜头,希望更多的人能听到这种理念。
国内种植者极少重视水果的香味,即使以‘香甜’著称的阳光玫瑰都能被人种出酸味来,何况是其它品种。
所以,在国际上的极品水果领域,华夏一直是缺失的一份子。
郭阳拨开地面厚厚的绿草,用手抓出一把乌黑的土壤,接着说:
“我在静宁看到有的果园引进了覆草和覆膜等技术,这很好,成本低,省功,保肥节水;
还有的静宁群众为了克服土壤板结,一锨一锨的将土壤进行深翻;
为了克服光照不良,果树难成,于是一个枝条一个枝条地进行拉枝。
这些都很好,果农也很能干,但其实前两者也能通过草-蚯蚓-土壤的方式解决问题。
黄土高原都是黄土,特别是干旱没水的条件下,最难培养的就是微生物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