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如果不是现在管的严,出门就要介绍信,没有介绍信很容易被当盲流抓起来。幸芳肯定早就去舒城逛过不止一圈了。
南山大队是一个杂姓大村,坐地户和逃荒、逃难来的难民各占一半。幸家算是坐地户和逃荒者的结合。
幸老蔫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因为从小患有白内障和小儿麻痹症,一直娶不上媳妇。直到他二十五岁,他遇到逃难来的段三萍,才有了一个家。
段三萍长的并不丑,她愿意嫁给幸老蔫,图的就是一口饱饭。幸老蔫因为残疾还长得丑,怕他影响幸家其他人说亲,幸家早早把他单独分了出去。不过,分家归分家,幸家还是念着血脉亲情,没有真的不管幸老蔫的死活。
幸老蔫的父母用给他娶媳妇的钱,找关系,在公社的筷子厂,给幸老蔫找了一份烧锅炉、扫厕所的工作。让幸老蔫可以养活自己。
幸老蔫感念家人的不容易,平时除了给孝敬钱,基本从来不给他们添麻烦。幸家人不愿意搭理他,他就躲得远远的。没有段三萍,他应该会一辈子孤独的活着。
段三萍是山里猎户的女儿,战火烧到山上,毁了她的家,她安葬了家人,就一个人逃难来了南山大队。她不在乎幸老蔫残疾。在段三萍眼里,幸老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有一栋祖传的茅草房,一份旱涝保收的稳定工作,不抽烟不喝酒,没有额外负担,简直是绝世好男人。
婚后,为了栓住幸老蔫,段三萍积极的给幸老蔫生孩子。把幸老蔫感动的立刻上交财政大权,从此幸家成了段三萍一言堂。
结果好事多磨,段三萍逃难时伤了身子,努力了五年,她也没怀上。就在村里闲言碎语满天飞,段三萍和幸老蔫都心灰意冷的时候,清明节上坟的路上,她们捡到了弃婴幸芳。
有了幸芳这个女宝,幸家一扫阴霾,终于又快乐了起来。这是幸芳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可惜幸芳年纪太小,没记住幸福的滋味。等到幸芳三岁,段三萍怀上了幸福,幸芳在幸家的地位一落千丈,再也没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