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都是忠孝乃立身之本,突然改国体为法制,谁又能保证其能不改初心?
便是与他一起拟定了新法和宪法的齐术也一样。
而他之所以选李广深,就是因为这人有能力,手段也够黑,跟一般的儒臣并不一样,否则他为何要选他?
此刻事到临头了,他还是不想脏了自己的手,为自己留下余地,谢良臣是不会允许的。
所以收到信后他即刻就回复对方,道自己来了琼州之后便水土不服,生病了,需要卧床静养,婉拒了两人的邀请。
不过他倒是也提出了建议,那就是让李广深动员一下民间百姓,不要想着凡事都靠朝廷派兵镇压,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至于对方做不做,谢良臣却是管不了,总归现在在丞相之位上的人是他,若他不想被人掀下位来,那最好便拼尽全力,如若不然,那就只能身首异处。
果然谢良臣在发挥信件之后,对方又试探着问了两次,在确定他真打算袖手旁观后,李广深还是行动了。
这次他采纳了谢良臣的意见,先是舆论造势,道那人原本是个打家劫舍的盗匪,听说先帝下葬时遗体都未找到,便生出侥幸之心,意图在国中掀起动乱。
同时他还命人写了若是此等残暴的人当上皇帝,则百姓们将遭遇何等可怕处境的文章发在报上。
如朝廷一旦真由暴君统治,对方会为了享乐大肆征税,若是好色则会强征民女入宫,甚至哪天一不高兴,说要报仇雪恨什么的,出兵远征,恐怕就要伏尸百万。
这些消息都被他通过各种报刊传达了出去,由此在民间引发了不少的讨论,觉得融安帝是盗匪假扮的人也日渐增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