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小报的兴起,虽如今各地都乱做一团,但是消息传递却没断,尤其是关于前线的战事和朝廷的动向。
因此谢良臣土改之法传出之后,那些无地傍身,全家皆为地主乡绅打工的贫农、佃农们几乎是额手称庆,不少人甚至从家乡扛着锄头去郭要那里参军。
而国中舆论更是打得不可开交,有人称此法可保国中再无百姓饿死,也有人称此法是助长懒惰习气,平白将人土地收缴分发本不该得地之人,是欺负良善。
当然,所谓欺负“良善”的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且不说封建社会里的乡绅大地主们有多少人是良善之辈,就说即便此法实施之后,他们的生活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可寻常百姓却动辄饿死。
谢良臣罢工之后,前线战事立刻也出现了危机,同时全国各地舆论鼎沸,到处都是起义要求分地的农民。
宫中多次派御医来给谢良臣看病,可是御医根本不敢说实话,只得回宫禀报谢尚书的确还需静养。
到后来,眼见前线战事危急再不能拖,叛军和暴动的人已经直逼上邶城下,一众文官几乎吓破了胆,纷纷表示支持土改之法以求保命。
于是承平次年,融安帝下诏,表示全国土地尽归朝廷所有,私人不得买卖,各村需重新清查土地,各家各户按人口分田。
旨意下发那日,谢良臣的病好了,同时原吏部尚书钱庸被贬去地方,由他暂领吏部尚书一职。
正式上任后,他在处理吏部事务时发现不少朝中大臣结党营私的罪证,于是又有一批人遭了殃,被去官发回原籍。
至于新调任上来的人,自然是以往在地方政绩出色的官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