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不过即便如此,户部乃是主管钱粮的部门,因此筹措粮饷一事,还是得要王霄去办。
至于运粮官一职,按惯例,若皇帝未曾指派,一般也由户部官员担任,哪知还未等融景帝开口,王霄便先举荐了谢良臣,引人侧目。
对于这次是否对外用兵,谢良臣的态度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在他看来,以现在大融的实力,最多仅能自保,要想深入草原作战,除非国力强盛或者有制胜的兵器,否则胜算渺茫,贸然出兵不过是让士兵白白送命罢了。
但若按王霄说的主和,派人去与对方商议,协定一个暂时和平的条款下来,无疑也对己方极为不利。
因为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一般也得不到,只会用其他的代价来偿付。
而一般这种代价多为女人、钱财还有城池,且十分脆弱,因为对方看出了你不想打,怯战了,下次再攻就会更狠,要价就会更高,只能得一时之安。
所以,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坚守住城池,同时在对方来攻打的时候予以重创,让其占不到什么便宜。
几轮之后,对方自然消停,两方也就暂时进入了相持阶段,至于后续如何,则看谁能停战的这段时间里积蓄更强大的力量。
因此他一直没开口,哪知却有人还是不放过他。
对于王霄的行为,谢良臣猜他应该是看自己没与众位文官们站在一起,便是中立也不行,所以要给他点颜色瞧瞧。
毕竟古代打仗,最喜欢的就是劫烧对方运粮食的部队,所以运粮官是个十分危险的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