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
首先是最早的,也是贯彻始终的农民意识的觉醒,托尔斯泰的文字是更倾向于农民阶级,可他本身又无法完全脱离庄园地主阶级。
另外就是婚姻,托尔斯泰在男学生的鼓动下想把财产留给人民,因为此事与妻子别尔斯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有关东正教开除托尔斯泰教籍就不多说了,反正托尔斯泰这位大文豪在晚年,真是想找上帝祈求破解之法。
“言简意赅,前因后果都清楚了。记得陈教授的研究,小顾老师受霓虹文学影响较深。”田教授评价,“实际对毛熊国文学也了解颇多。”
一个著名作家的生平很轻松就能查询到,但若不是对作家很感兴趣,也不会去深入了解。
不行,田教授看到一半停下来,顾陆所写的剧本第四幕太过惊骇。
如“别提《福音书》了。牧师们早就把它酿成了白兰地,让人们变得迟钝。……不,列夫·托尔斯泰,被剥削者和剥削者之间,主人和奴隶之间,鸿沟已经不能用《圣经》经文来弥补。”“你真的相信,有了炸弹和左轮手枪,你们就能消除世界上的邪恶吗?……我再重复一遍,为信念受苦比为信念杀人好一百倍。”
争辩非常激烈,好像数十架车辆连环碰撞,又像是两辆坦克的撞击。有关托尔斯泰的思想,以及当时毛熊国的状况,一股脑的甩出。
那就是一串鞭炮,在田教授脑子中噼里啪啦的爆炸,他必须要在大脑中搭建好一个舞台。
打开人教出版的托尔斯泰全集,里并未收录这部遗作。再打开俄语原版全集,由lenidat(列宁格勒)出版的全集。
包括托尔斯泰写的不少有关宗教的短篇也未纳入全集……小册子里专门进行解释了“它(光在黑暗之光发亮)虽然在莫斯卡歌剧院进行演出,但缺少第四幕,所以并未收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