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如何办到的。
毕竟是发表在人民文学报上的文章,并不是单纯diss人和夸奖人就能刊登的。
省略前面很长一段的分析,只截出关键部分。
[顾陆通过变形、异化、面孔化、反异化等手法,将故事进行虚构和荒诞化,罗兰·巴尔特称之为“催化”,通过这种剥离现实的描写,把握故事的发展和走向,现实和不现实融合,形成了“整体荒诞与细节真实”的辩证统一关系。
所有荒谬的手法都是为了展现血淋淋的真实,而所有的真实又都旨在揭示时代的荒诞。
无论是写作技巧上的从荒诞到真实,还是写作意图上的从真实到荒诞,都是顾陆通过强烈反差引发读者对社会历史思考的导向技法。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认为:重要的不是活的最好,而是活的最多。因此,很难说究竟怎样是活的最好,而“多”即丰富性,成为了衡量生活的一种标准。衡量顾陆刊登的八篇小说,并不是在真实生活中进行找寻,而是在一篇篇故事中寻找生活的想象性……]
看着费神的言论,差不多就行了,后续关于这几篇语言风格的分析,就大致略过。
余心姚认为是达到幽默的最高境界,即鲁迅先生的“吐他半口闷气”,萧伯纳的“笑中带刺”。
末了,余心姚还在结尾处进行安利。
[四期八篇中最让我惊喜的是本期连载的《穿墙记》,主角杜蒂耶尔偶然发现自己有穿墙本领,他从恶作剧到作恶,最后把自己永远困在了墙中。
如果把《穿墙记》单纯当作一篇奇幻故事,这篇文章一点都不难读懂,但只有抓住顾陆隐藏其中的真正话语,作品才会让读者肃然起敬。从表面看,这是主人公杜蒂耶尔从发现自己拥有穿墙的本领,意外困墙中的悲剧故事。但读到“杜蒂耶尔好像铸在了墙心里。直到今天,他的躯体与石墙依然化为一体。”才蓦然发现故事的核心……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