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今天烤制一个蛋糕坯焦了,没办法挽救,就扔到了楼上的脑子里。就在网上说出脑子不正常的话语。一个对孩子施暴的罪犯,还有人权?!别让我在街上看见你。”
“红脖子读书少,所以根本不知道是人权,脑子里只有啤酒和农庄,我还有蛋糕。联邦宪法属于公民的权利,保护人权就是保护私权的一种。为什么总有人不明白?这个作家顾陆,思维显然是保留着东方大国的落后野蛮思维。”
等等争议。
其实能看洛杉矶时报的,从阶级上来说,红脖子是比较少的。倒不是什么刻板印象,因为红脖子更关心切实利益,如医保要不要多给钱,如联邦能不能给进口农产品增加关税。
所以他们一般看《今日美国》和《芝加哥论坛报》。前者是明星和体育的相关新闻还有漫画,用来休息娱乐。后者地方新闻较多,能看到切实新闻。
不过真相如何不重要了,反方扣红脖子帽子,支持方给扣脑子坏掉的自由派(白左这词汇是中文互联网发明的),就互相打标签。
以上的争论能在推特、脸书等渠道成为小爆点,除开前面肖申克的遗产,还有既得利益者的推波助澜。不错,正是《洛杉矶时报》。
也是吸引了不少吃瓜群众。
“还有很多电话吗?”
洛杉矶时报编辑部的负责人放大镜主编,询问办公室秘书,他说话时放下了眼镜。
办秘书是拉丁语女性,她回应,“没有。”
又意识到这样的回应,似乎就代表没之前热度高,她补充回应,“可能读者们都忙着在互联网上争吵。”
“我知道,《肖申克的救赎》成为他巅峰之作,恐怕他自己也不可能跨越……”放大镜主编说。
放大镜主编话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