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参加社团组织的活动,肯定有部分的权威性吧。
偏偏顾陆存在……李亮平再自信,也不敢说教这学生写作。说话时李亮平就比较注意,不能说满,要留有空间。
李老师这分数给得有点太低了,关键还有进步空间的扣分理由太模糊了。
包括顾陆在内的三个学生看着李亮平。
“《眺望》也是我心中的头奖。”李亮平干咳两声,继续说,“之所以打这分数,不是写得不够好。我想着你们这征文比赛只是第一届。第一届的头奖文章分数都这么高?那以后几届怎么办?”
所以说是为了后面的文章压分?顾陆能够理解,但不赞同。
“所以我感觉我还年轻,想事一点也不周到。”贾须说,“老师想得真是周到。”
我们文学社社长夏骁说,“如果不是有打分了不能更改的规则,我也想改得更严厉一点。”
社团的两评委都支持,不过李亮平目光看向最重要的一个同学。
“老师的生活经验就是比我们多很多。”顾陆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的确要为后面的同学留下空间。但这个空间也不能是压缩第一批参赛者的分数得来。”
顾陆说,“否则第一批和第二批差不多水平的文章,就因为是第一批就比后面的低一两分,是不是不太好?”
“我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一开始就上调整体的评分标准。”顾陆说,“我举个例子,佳作是90分至94分,要上九十五分就必须是眼前一亮的惊艳作品。后面的更高分,要求就更高。”
“因为征文活动的评委可能会不同,所以肯定是各有各的欣赏水准。我们只需要有个大概框架就行了。”顾陆完整的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