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了欧美和人类。夏侯教授刚开始看,就频频点头,特别一些用词,“蓝星还有一个最后的谜。在世人目光之前隐藏着她的羞涩,这就是她那被肢解、受折磨的躯体上,两个很小很小的尚未遭受人类的贪欲荼毒的地方——南极和北极。”
对人类来说,发掘这颗星球是丰功伟绩。但对蓝星母亲来说,却是伤害。
“这就是大视角。”夏侯教授很高兴,因为他感受到了和不朽的逃亡者一样的质量。
还有点燃,因为文章中有两艘船驶向南极:一艘由挪威人阿蒙森指挥,一艘由英国人海军上校斯科特指挥。
双雄相争!
教授思索,这两艘船是差不多时间出发的吗?夏侯教授对英国历史不熟悉,所以就没在意。
不过文章接下来却让他很意外,因为主体视角是英国人的。
讲述了斯科特的家庭,如何为了理想告别家庭,告别温暖,也告别太阳。
“以斯科特日记的形式写,这是特殊的写作技巧吗?”
带着疑惑,夏侯教授继续看下去。
不得不说,这篇故事非常好,将斯科特一堆人所面临的困难尽数描写。
伴随着深入极地,身上的粮食越来越少,每天所能走的里程也越来越少。到后面,驮物资的矮种马在比尔兹莫尔冰川全部死亡。
支撑斯科特五人组的力量是什么呢?是第一个征服星球上尚无主人的地带。
距离极点只有150千米,我们无法坚持到底。
离极还有137千米,路程极其艰难。
再走94千米就到达极地了!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