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的辞官顺序先是薛二,再是薛忠山,然后是薛大,王晏之最末。
众所周知,不管是辞官还是辞职,最后那个是最招恨,最不太可能的。
薛二连理由都没找,直接就递了个辞呈上去,上书:朝堂局限了他建筑天分,想到处游历去寻找灵感,一句话的意思——世界那么大,他很想去看看。
李清翊再三挽留见他态度坚决也就放人了。
一个月后,薛忠山在朝堂晕倒,李清翊立马请来御医当殿诊治。御医告知皇帝,薛尚书是日夜操劳累倒的。
古人五十多已经算年纪大的,薛忠山一把鼻涕一把泪找皇帝辞官,朝堂上哭得人动容。
李清翊蹙眉,但还是应允了。
等薛大再辞官时李清翊和朝堂众人已经发觉不对劲了,极力劝阻挽留。
薛大直接送了天启十万担粮食,解了南边的天灾。
这么大的功劳皇帝还能说什么,只能准了。
朝堂的人想,好歹还有个王学士在,薛家三父子想,小王好歹和他们混了这么久,应该不至于太难脱身吧。
所有人都盯着王晏之。
某日,天朗气清,王晏之给皇帝递了一封奏折,上面只有七个字:第三个要求——辞官。
李清翊气笑了,大手一挥准了!
原以为薛家人会在上京城做个富贵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