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宋贵这么一琢磨,又觉得不甘心起来,于是他卖了货拿到了钱也没有急着回来,而是找商队的几个熟人喝了几顿酒,虚心请教他们一些做生意的诀窍。
那几个商人看不上宋贵这一次几百两本钱的生意,并没把宋贵当成竞争对手,又觉得宋贵这人聪明还会说话,性情也算实诚,就点拨了他几句,算是结个善缘。
宋贵琢磨了两日,就出去逛去了。
有过在定阳逛街的经验,宋贵在京城逛起来也是轻车熟路,他先寻了那些南北货铺子,问他们要不要定阳那边的海产干货,因为之前在定阳海边他挨个渔村跑,对那些干货的价格都心里有数,加了大约两成的价格,就是给京城那边铺子的报价。
眼看就是腊月了,办年货的人多了起来,在京城的人家谁不想吃个新鲜,宋贵又不要定金,只要他们写个条子,注明某铺子要某物多少斤,于某日前送达就行,这么跑了几天,还真让他收到七八张订单,虽然都是几十两银子的小生意,但这都是宋贵凭自己本事跑下来的,因此他十分高兴。
宋贵还不满足,又打听了京城各个大市场,用那两百三十两银子买了许多关外的毛皮、山珍和一些定阳没有的特产回来,如此又耽搁了十几天,才启程回了定阳。
宋贵拿出几张羊毛皮交给宋王氏,说是给宋大庄,宋王氏和云初各做一件皮袄的。
至于家里其他人,宋贵没那么多银子,就只带了一些小块毛皮回来,虽然做不成皮袄,可做个皮帽子皮手筒或者抹额之类的还是绰绰有余的。
宋家人哪里见过毛皮,虽然只是些羊皮和小块皮子,摸着也十分新鲜,对着宋贵连连道谢。
见宋贵真的赚到了银子,宋王氏也不再提反对他行商的事了,还要宋福宋诚他们帮忙打听,哪家铺子收毛皮和山珍,又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