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遥想当年,真龙教意气风发,威震江湖,颇有统一武林之势。教主真龙不败高傲自负,为了追求武学至高境界,四处寻觅,最终拣了九大门派之首的圣巖寺当作对手。圣巖寺方丈圆空大师,外号「无相佛」,内力浑厚,招式刚猛,掌法尤其精妙绝伦。真龙不败派人下战帖,圣巖寺本不愿接受,无奈对方扬言屠杀圣巖寺,这才迫得圆空大师接下此战。
圆空大师与真龙不败双方订下君子约定,若是圣巖寺获胜,真龙教必须隐世十年,期间不得再任何门派出手。真龙不败心高气傲,并未将圣巖寺放在眼里,不假思索答应此事。双方相约在泰山对决,由圆空大师为首,率领十八名武僧,施出「十八罗汉棍阵」应战。
真龙不败原本应当可取胜,但他总想破这天下第一的棍阵,屡屡不肯出全力,导致双方大战叁天叁夜,仍未有果。最终,双方气力放尽,圆空大师以一招之差,险胜真龙不败。
真龙不败愿赌服输,率眾退居山林,不再干涉武林。此役看似真龙不败败阵,但世人明白他是以寡敌眾,兼之一心想要破阵,否则胜负犹未可知。
泰山一役过后,真龙不败声势大涨,虽暂隐江湖,但他天下第一高手的名号不逕而走。反之,圣巖寺损失惨重,圆空大师因内力耗损,经脉寸断,半个月后在禪房圆寂。十八名武僧,近乎一半也在泰山上死去,其馀人等伤势不一,如今仍留在圣巖寺之人,不足五人。
本该立于九大门派之首的圣巖寺,因元气大伤,影响力今非昔比。五大宗门趁势崛起,因不像佛门和道门远离俗世,不染红尘,故江湖中人对他们更为熟知,更为嚮往,如今已成为年轻才俊争先恐后想挤进去的地方。
冉子陵意味深长道:「小妹,五大宗门并非嬴弱之人,千万不可轻敌。」
冉月嬋道:「哼,不过是一群苟且之辈,何足为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