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娴一怔,赶忙收回,要收回时,萧蔚却伸出手反握住了,抬起含情眸瞧着她,仿佛昭示着自己偏不让她收回。
余娴有些无措,他却在回余娴方才的话,“鄞江城内的百晓生多数没有私德,见有人迫切打探,必会把此事传得满城皆知,只为放出半个钩子,让更多的人来付钱打探。你二哥花好几月的时间到处探听,怕是全鄞江的百晓生都在翻这粒陈芝麻了。岳母惶惶不安是自然,饶是不担心玉匣真相被人揭开,也会担心各路人马闻风而动,夺宝而来。”
余娴醍醐灌顶,“意思是……玉匣传言许会招来各方势力争抢?”
萧蔚眸光暗敛,摇头道,“恐怕比你想象的,还要复杂。当我有一百两,别人只有一两,必然会引人争抢。可当我有一个宝箱,藏着连皇帝的心思都能左右的东西,却不知里面到底有什么,王侯将相、江湖高手,都会想来一探究竟,分一杯羹的。”
第17章 他像狐狸成精似的
“那阿兄这次聚赌被抓……”是有人作幕后推手。余娴显然已经领悟了萧蔚的意思,捂住唇将剩下半句咽了回去。
萧蔚点头,轻声道,“这还只是背后那人施的小伎俩,意在试探此事深浅。祐堂哥虽不算聪明,说的那番话,却道出了背后这些人的心思,余府一旦出事,所有人都想看,是否只要岳母拿出玉匣请陛下一窥,即刻能化灾解难。对他们来说,楚堂的性命,无关紧要。”
刀刃落到脖子上,不留下碗大个疤,也必须见血光。宁可筹谋达不到目的,也要出招威吓。这是整个端朝的行事风格。
可萧蔚与这样的路数大相径庭,他向来求稳,不轻易扩大影响,以免局势超出把控范围。他不是权臣,想要伸长手需要时间,在这之前将变数控到最小,才是上策。
他利用余祐堂两兄弟典当匣盒,收揽余宏光手里的玉匣逐一探查机关,企图找到线索。又借当铺老板之口,告知两弟兄玉匣传言,让他们帮自己在余府寻找此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