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何忌惮?又为何掩埋真相后惶惶不可终日?
倘若这件事说出口,是灭九族的祸患,她不会去探寻。但那日,她分明在阿娘眼中看到了动摇,阿娘想告诉她,只是怕她退缩,怕与她离心。那么她就要探寻到底,用她的方式告诉阿娘,无论如何,她绝不退缩,绝不与她离心。
唯一她能追查的突破口,是两年前,引起阿娘担忧的那场绑架案。她记得,当初是萧蔚查清来龙去脉,当着众人之面揭晓了主谋,倘若她所记无差,那人名唤“薛晏”。虽然被绑时自己并未见过主谋真容,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薛晏”都似无头魑魅般徘徊于她的梦中,这名字她绝不会记错。
那时萧蔚提到过,此人和父亲有血海深仇,招供时,还妄称他曾是被父亲以酷刑残害过的孩子。当时她只觉荒谬,且不说彼时仍是幼弱稚儿的他,如何凭一己之力从死牢中逃生,只说父亲官职,便不可能亲自对其施刑。她还道薛晏这般信誓旦旦,许是父亲的哪个同僚故意寻人构陷。
如今从阿娘的态度看,另当别论。
薛晏究竟是何人?和阿爹阿娘有何过节?余娴深知两年前的卷宗自己决计接触不到,更遑论十多年前的,她只能倚靠花家,兴许坊间流传过这些杂事。
次日她再次以帷帽遮面,来到书斋,并吩咐春溪和护卫一并候在外边。老板看这意思,是笔大生意,帮她清了书斋中的人,问她有何贵干。
余娴问他:“我不方便再去麟南,你可能寻人为我种花?”
老板一幅了然的神情:“自然。我这书斋四通八达,拖我搭桥之人甚多。你要探查何人底细?”
余娴点头,从袖中掏出封好的信递给他:“此信我已备好两份,请拖给不同的人种花,再请两位结果之人分别将答案写在信中交回。封口处我做了些手脚,只能拆看一次,若有人中途拆看过,寄回后我会知道,届时不仅不会付钱,还会寻人将你这里砸个稀巴烂。想来不讲江湖道义之人,也无人帮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