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谱者也不全然都是天才(实际上,合併「学者症候群」的人少之又少,「怪胎天才自闭症」不知为什么,却是世界各地最常用的热门人物设定,这对于那些「普通的、隐形的」泛自闭光谱族群,其实是很大的伤害,或许让人们认定「光谱者要被接纳,必得有某种类似于超能力的特质,好让他们有所贡献、因此被喜爱」),更不是所有光谱者都是「眼神空洞、看起来非常令人担忧、需要许多协助的障碍者」。然而这两个类型人物在所有相关议题的主流影剧和小说作品中,佔了绝大多数的位置。
女性在拥有光谱者人物的作品中,更加地少见(当然近年有慢慢看到了类似的女性人物出现)。
现实生活中,多数光谱女性更容易因为社会对她们的既定想法和约束(性格较温和内向、较擅长隐忍、较懂得社交等),而导致那些实际上需要专业协助的女性被雷达忽略。
许多光谱女性,都是等到二三十岁,甚至很多是四五十岁才被发现有所特质。她们花了好几十年在困惑甚至难受于自己的不一样,却时常因为与典型、男性化的泛自闭症状不符,而被认定「不可能是光谱者」。
这几年,国外的光谱社群,越来越多新的个人倡议者(多数为女性,或是气质比较柔和的男性与非二元性别者),他们都分享了自己在求助到确诊的困难的心路歷程。
专业人士越来越懂得区分出光谱的特质与障碍在女性光谱者的表徵(这也是为什么国外有很多主打「了解女性光谱者」的心理諮商师或精神科医师,因为那的确是与典型表徵不同,而需要特别去认识与探讨的)。
在《向阳书屋》里面,杜日恆除了有比较常见的「对于声音、光线和气味极度敏感」的设定以外,我也加入「需要重量平稳心情」的这点设定,因此有了那一个「开学日放书包」的桥段。
我自己也是到哪里都需要揹着背包才会感到安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